• 關於我們
    演出
    走近神韻
    神韻九大特點
    中國古典舞
    神韻交響樂團
    Factsheet
    藝術團
    我們的故事
    在神韻生活
    我們面臨的挑戰
  • 藝術家
  • 視頻
  •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新聞
    博客
    媒體報導
  • 新聞發佈
  • 常見問題
  • 觀眾反饋
  • 神韻百科 新聞通訊 搜索
    中文正體
  • English
  • 中文简体
  • 日本語
  • 한국어
  • Česky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Indonesia
  • Italiano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Latviski
  • Pусский
  • Română
  • Svenska
  • Việt
  • Melayu
  • עברית
  • Norsk
  • 訂票信息
    選單
    Shen Yun Logo
    訂票
    最新消息
    選單
    • 關於我們
      • 走近神韻 神韻九大特點 我們的故事 在神韻生活 關於神韻的基本事實 我們面臨的挑戰 中國古典舞 神韻交響樂團
    • 藝術家
    • 視頻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新聞 博客 媒體報導
    • 新聞發佈
    • 常見問題
    • 觀眾反饋
    Shen Yun 9 Characteristics Link Image

    神韻的高超之處?

    9大特點
    • 神韻百科
    • 訂閱
    • 搜索
    語言
    • English
    • 中文简体
    • 日本語
    • 한국어
    • Česky
    • Deutsch
    • Español
    • Français
    • Indonesia
    • Italiano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Latviski
    • Pусский
    • Română
    • Svenska
    • Việt
    • Melayu
    • עברית
    • Norsk
      新聞
      上一頁 新聞 > 一舞(武)兩用的智慧

    一舞(武)兩用的智慧

    在中國古典舞中,人們常常會發現許多與武術類似的動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飛腳」等動作,這些動作只聽名字就充滿了武打的意味。其實中國古典舞的身法的確是來源於武術,舞蹈與武術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術,武術文用是舞蹈。舞蹈採納了許多武術的身法,然後將肢體動作拉長放緩,變成富有美感、韻律感的觀賞性表演,完全沒有了武術強硬的特質,反而會以美的形式喚起人們的崇慕之心。歷史上,許多智者發現了武舞相通的特性,並將用於兩軍對戰的武術化為觀賞性的舞蹈,如商湯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蘭陵王入陣曲》等,而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舞當屬唐太宗時的《秦王破陣樂》。

    《秦王破陣樂》原指唐初將士凱旋得勝時演奏的軍樂,後來秦王李世民打敗叛軍劉武周後,河東的士人庶民歡歌起舞於道旁,將士們見狀便用破陣樂的曲調,唱起一首新詩作和,曰:「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劉武周治下叛軍軍無儲糧,常常劫掠百姓,於是河東人們視秦王為救星,秦王治下的將士也能與民同樂、與民同歌。《秦王破陣樂》後來之所以聲名遠播,大體是由於唐太宗當初救民於水火的仁德的感召力。

    秦王李世民登基為帝後,深知「天下當逆取而順守」、「為政本乎仁義」,然而戰爭初息,新敗的降軍未必心服。於是他決定將數年間開疆拓土、撥亂反正的功業以樂舞的形式宣威天下,而破陣樂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貞觀七年(西元633年),李世民親繪舞圖,將軍陣融入其中,舞蹈隊形「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陈之形」,又命128名壯士披甲執戟習練隊形的變化,他們「往来击刺,疾徐应节,抑扬蹈厉,声情慷慨。」舞成時聲動山河、威震八方。人們在觀看舞蹈時內心時而踴躍鼓舞,時而震驚戰慄。樂舞再現玄甲軍變幻莫測的軍陣、高超的武藝及威嚴的軍容,令觀者心悅誠服,不敢再生反叛之心。

    秦王破陣樂是歌舞樂三者合一的大型舞蹈,更是將武術舞蹈化的典型。唐太宗後來將此舞改名為七德舞,七德是「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众、丰财」,他認為帝王必須具備這七種德行功勳,並藉此告誡後世子孫勿忘大唐創業的艱難與守成的不易。破陣樂的名氣,不僅傳遍了九州,更跨過東洋,傳入扶桑(日本);越過絲綢之路,傳入天竺(印度),使當時四方夷族都聞知中土有一位大唐聖德天子;萬國皆崇慕欣欣向榮的唐王朝。

    古人曾說:「江山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百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將有十代的延續,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一代的延續也不能到頭。」善良慈憫的胸懷能夠感化人,暴力強硬的手段只能使人懼怕一時。能夠以舞蹈的形式宣揚善德,不動刀兵而威震遠夷,這著實體現了唐太宗的胸襟與美德。

    在閱讀史籍時,我們常見「舞、武」二字通用,在史記中記載的「鴻門宴」一段敘述中,劉邦的謀士張良對劉邦這樣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其中一個驚心動魄的「舞」字,所指的並非是一般的舞蹈表演,而是一次充滿殺氣的武術展示。再比如晉書祖逖傳中記載道,當祖逖聽到半夜雞叫時,就起身練劍,這裏史書中的原文寫的是:「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從而演變成膾炙人口的一個成語:聞雞起舞。這裏的舞,明顯指的是練習武術,連表演的性質也不存在了。

    其實這「一武(舞)兩用」的背後,蘊藏著神傳文化的博大智慧。道家先祖老子曾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中國人的思想中有陰陽的理念,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有無」相對、「陰陽」相生,事物有正負、難易、長短等等,這是道家思想中宇宙運行的一個重要的規律。當然,同樣的道理在武術(舞蹈)中也是一樣適用的,武術是用於實戰的,雖然說以武止暴的結果可以安定天下,保護善良的百姓,但是武術的手段本身畢竟是強硬的、暴力的、甚至要通過流血才能夠達成目地的。於是,為符合陰陽互補的宇宙規律,舞蹈應運而生。她源於武術,卻有著柔和的特質,能夠以善與美感化觀眾,雖然不動刀兵,有時卻能比金戈鐵馬更加強大。此外,舞蹈的身法是源自武術動作,武術動作是在實戰中千錘百鍊而成,一招一式都不能改動分毫,所以保證了這些動作歷經數千年不變,而中國古典舞也成為有數千年基奠的藝術。由此可見,一武(舞)兩用的智慧真是非同凡響、深不可測!

    相關文章
    • Kungfu ClassicalChineseDance Header
      舞蹈與武術
    • Ccd Header
      神韻是以中國古典舞為主要表現形式
    • 演出中有武術表演嗎?

    上一頁

    神韻——救世的方舟 華人的驕傲 神傳文明之光

    下一頁

    巡迴演出圖片集錦: 2月24日至3月8日
    最近
    • 林肯中心觀眾稱神韻「純粹的完美」
      Frank Dellapolla 650x400
    • 觀眾反饋—美國紐約、新澤西
      NY Audience Feedback 2024
    • 圓滿落幕:一次創紀錄的巡回演出
      SY Venue 1631x971
    • 知難而上,從不為人知到世界矚目
      1 25 Parma NEWEDIT
    • 觀眾反饋-西班牙、波蘭
      SY Reviews Spain Polan 650x400
    • 2024巡迴演出圖片集錦二
      DSC01294 2000x1336
    • 觀眾反饋-英國
      London Review
    • 《美國思想領袖》欄目專訪:神韻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SYartists
    • 「神韻新聞」——您了解神韻演員真實生活的渠道
      SYN Thumb
    • 2024巡迴演出圖片集錦一
      17G Web2 IMG 5972
    最多點擊
    • 全部
    • 新聞
    • 博客
  • 1 DC肯尼迪中心收到针对神韵的炸弹威胁
  • 2 林肯中心觀眾稱神韻「純粹的完美」
  • 顯示更多
  • 1 林肯中心觀眾稱神韻「純粹的完美」
  • 顯示更多
    顯示更多
    Shen Yun logo golden
    Shen Yun logo golden

    神韻藝術團是全球頂級中國古典舞與傳統音樂藝術團。神韻藝術團成立於紐約,通過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舞劇、交響樂伴奏、樂器獨奏和美聲獨唱,復興與弘揚中國五千年正統神傳文化。

    關於神韻
  • 走近神韻
  • 神韻交響樂團
  • 在神韻生活
  • 關於神韻的基本事實
  • 我們面臨的挑戰
  • 藝術與靈性的啟迪
  • 藝術家
  • 觀賞禮儀
  • 視頻
  • 最新
  • 關於我們
  • 藝術家
  • 觀眾反饋
  • 媒體報導
  • 最新消息
  • 推薦
  • 新聞
  • 博客
  • 觀眾反饋
  • 媒體報導
  • 神韻百科
  • 中國古典舞
  • 神韻音樂
  • 神韻聲樂
  • 神韻服飾
  • 神韻天幕
  • 神韻道具
  • 神韻舞劇
  • 神韻與中國傳統文化
  • 與神韻互動:
    Follow Us on Gan Jing World
    請留言以作紀念
    神韻作品
    神韻的線上影音平台
    藝術考級中心
    神韻藝術品
    神韻藝術家
    神韻藝術團官方網站 ©2025 神韻藝術團,版權所有。
    聯繫我們 使用條款 隱私政策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