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
笏,是古代君臣上朝時所執的手板。《釋名》中對笏的解釋是:「笏,忽也,是為避免疏忽遺漏而準備的工具。」《禮記》中記載笏的詳細用途和形制:「在朝廷與君王對答,當有事要用手指比畫時,不直接用手,而用笏來代替。在君前受命的時候,把要記的事書寫在笏上,所以笏本來與書簡沒有差別。後來為了區別執笏者的尊卑,才用象牙、玉作為裝飾,美化它的外觀。笏平均有二尺六寸長,中間最寬的地方三寸(這裏的尺是周代的一尺,大約為現在的23.1釐米)。天子的笏用美玉製作,諸侯的笏用象骨製作,大夫用竹製、鯊魚須為裝飾,士用竹製、象骨為裝飾。」天子、諸侯的笏從中間往上漸窄,大夫、士的笏從中間往下漸窄。
古代官員上朝時候如需乘馬,便將笏插於腰間紳帶之內,稱為「搢笏」。唐玄宗時,賢相張九齡因年老體弱,乘馬搢笏行動不便,於是製作笏囊,令親吏攜帶,隨他一同上朝,此後,笏囊遂流行於百官之中。
笏早在商周時候便開始使用,其後各朝各代為區別尊卑對於材質都有不同的規定。至明朝,四品以上笏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至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因禮俗制度不同,笏就被廢棄不用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笏象徵儒家禮法和尊貴的地位。著名歷史典故「滿床笏」,講的是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六十大壽時,七子八婿前來祝壽,他們皆為朝廷顯官,祝壽時將手中笏板放滿床頭。這一典故流傳甚廣,還被編為戲劇,後世人嚮往如郭子儀一樣,一生立功行善換來晚年富貴壽考、子孫滿堂。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層的文化意象,如《紅樓夢》:「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它傳達的是昨是今非、名利成空,勸導人們早日修行的佛家文化。
201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