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舞蹈
苗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先秦時代曾生活於長江中游地區,現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南和中南省份,是中國第五大少數民族。經過漫長的歷史及地域的變遷,苗族發展出100 多個支系,使其文化樣式豐富種類繁多,例如在服飾上就有100多種,舞蹈種類更是繁多,僅僅是“鼓舞”就有近十種之多(“鼓舞”即一邊擊鼓一邊舞蹈) 。
苗族女子舞蹈能將苗族人勤勞開拓的民族精神風貌、歷史過程以及所演化出的服飾繡花和銀飾工藝等文化象徵與積澱淋漓盡致的體現。苗族女子非常喜愛佩戴銀飾。在苗族文化中,銀飾是可避邪的神物,家裡銀飾越多,份量越重,社會地位越高,也象徵著財富和幸福。在跳舞時,女子身上佩帶的銀頭飾、項圈、手鐲會發出悅耳的叮噹聲,形成了苗族舞蹈的一大特色。苗族女子舞蹈多踏著鼓點起舞,鼓點的強烈節奏感,使舞蹈也大多相應表現力度與速度,情緒歡騰,舞步舞姿多反覆巡迴交替。跳舞時,舞者身上披掛的各式銀飾會發出此起彼落的叮噹聲,充滿感染力,令人歡愉。由於她們的銀飾以大、重、多為美,也是家族生存價值的榮耀展現,因此舞蹈也相應形成一種利於體現身上銀飾多寡以及其叮噹作響的動作,例如手腳交叉擺動或甩動、擺頭甩手擺腰、輕快的抬腿踢腳小跳、旋轉、鼓掌拍掌等等有力度、有幅度、扭動較大的風格,同時這種動作風格也會使百褶裙形塑各種擺動姿態,主要動作有“四方舞”,“旋轉步”等。
2011年1月17日